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历史 > 文化遗产

民间高跷艺术的演出形式与角色扮演

2012-04-01 00:00:00 来源: 平原县文化局 作者:
摘要: 平原县民间艺术高跷,俗称“腿子”,源于汉晋,兴于宋元,昌于明清,鼎盛于清末民国。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对民间艺术十分重视,使高跷艺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,都更加丰富多彩。 

平原县民间艺术高跷,俗称“腿子”,源于汉晋,兴于宋元,昌于明清,鼎盛于清末民国。新中国成立后,政府对民间艺术十分重视,使高跷艺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,都更加丰富多彩。

  平原县的高跷在演出时共有两种形式:一是“踩跷”。即演员伴着锣鼓点以缓慢踩动的形式进行表演;二是“跑跷”。主要是演员快步合点欢快演艺。平原县高跷以特定的角色和形式,赋予套路式的内容,给人们以美的享受。

高跷队的组成

  平原县高跷队一般由领伞、乐队和演出队伍组成。乐队以擂鼓为主,铙、镲、钹、锣相合,唢呐伴奏。擂鼓者一至二人,其他演奏人员多有轮换,人员组成上一般不少于六人,多则十几人组成。

  演出开始后全体演员入场,先绕场亮相,然后分列两队打场,待演出场子秩序稳定后,顶伞者便开口念唱,多半是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,到什么买卖家说什么话,大都是奉承赞扬之语。道念一番后演出正式开始,不同角色的高跷队员依次进场,各展拿手好戏,演出内容多半赋予故事性的浪漫情节,围观的人不时开怀大笑,气氛热烈、欢快、奔放。数百年来,平原县高跷艺术经久不衰,生机盎然,以顽强的生命力,活跃于民间舞台上。

角色的扮演

  平原县高跷队除领伞者外,一般由十三人(也有多者)组成,具体是:

  打棒者一人。打棒者头饰软纱角巾网帽,身穿偏衫古装,束袖,带领队伍进场后绕场一周,用双棒敲击的声音引导队伍,示意队伍变换或节目更迭。

  扇公子一人。扇公子是整个演出活动的活跃分子,装束为武生状,活跃在全场之间,每组人员的演出均有他告知,演出空间由他转换,每组人员的演出结束后,扇公子跪拜示意出场。

  打鼓者两人。打鼓者为男装扮演,头包红色纱巾,身穿短褂,青袄蓝边,身背腰鼓,和着鼓乐之声边敲边舞,两者时而并排前行,时而交叉变换,大小鼓双重演奏,韵味无穷。

  打锣者两人。打锣者均为男性扮演,主要表现锣点与鼓点的和谐之美。

  鱼翁者一人。鱼翁者,相传取材于古代姜太公垂钓之说,追根寻源,源远流长。该饰者身穿长袍,头戴斗笠,披一件雨蓑,白色髯口,手持鱼杆,身背鱼篓,多表演蹲裆及单腿垂钓等动作,特别是一手将后腿搬起,一手持鱼杆做钓鱼状直立不动,观者无不拍手叫绝。

  白蛇一人。白蛇饰女性,全身为白色服装,取材于《白蛇传》。主要表现为下凡后迷恋人间的美好生活,也有饰许仙者与其合演,呈现爱情的美满与幸福。

  丑婆、先生各一人。丑婆伴麻脸状,大襟袄,发髻直立,手挎竹蓝,头面以丑为美,以扭步为主;先生头戴礼帽,身穿大褂,持折扇、算盘,主要表演丑婆追求先生,形影不离,先生冷漠不理,丑婆淫荡,穷追不舍。

  尤二姐一人。尤二姐扮花旦装,取材于《红楼梦》。尤二姐同丑婆、先生配戏机会较多,当丑婆同先生调情时,尤二姐看到后表现腼腆、害羞,当先生同尤二姐亲密时,丑婆百般阻拦,穿插期间干扰捣乱,其场面让人忍俊不止。

  樵夫一人。樵夫手持扁担做挑柴状上场,表现樵夫背柴下山的艰辛和通过劳动收获后的喜悦。

  平原县高跷扮相造型较多,有过大桥、踩扁担、拉船舵等。最为叫绝的是扮大象过桥,一般三层之高,用人体装出大象状,三层并驾齐驱,威武雄壮,扇公子开道,绕场一周,缓慢下场。

  另外,在平原县高跷的演出形式上,还有一种踏板较低的“腿子”,俗称“跑跷。”跑跷演出中增加了傻小子扑蝶,摸鱼,倒立旋转等动作,由于踩板较矮,整场气氛热烈,节奏欢快,紧锣密鼓,与踩跷相比,可谓刚柔并举,绝佳之合。

  随着时代的变迁,平原县的高跷艺术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,人员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固定人数,角色上也多有变化,腾云驾雾的《西游记》、各显神通的八仙,就连现代社会劳动人民的形象也走上了高跷艺术的舞台。

  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不断发展,作为民间传统艺术的平原县高跷,必将与时俱进,健康发展。相信在今后的文化事业中,带有泥土芳香的平原县高跷艺术,定会更加争奇斗艳,绚丽多姿。(牟书会)

热门推荐
返回顶部